廉價藥定點生產保利潤,普藥龍頭獲商機
來源:化學制藥工業協會
發布時間:2014.02.07
瀏覽:10494 次
發改委、工信部、衛計委、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日前宣布,正聯合組織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定點生產試點,通過招標方式選擇企業定點生產一些用量小,但又是臨床必需的基本藥物,規定統一的醫療機構采購價格,保證定點生產企業合理盈利。業內人士判斷,定點政策的出臺將改變部分
發改委、工信部、衛計委、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日前宣布,正聯合組織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定點生產試點”,通過招標方式選擇企業定點生產一些用量小,但又是臨床必需的基本藥物,規定統一的醫療機構采購價格,保證定點生產企業合理盈利。業內人士判斷,“定點”政策的出臺將改變部分廉價藥因無利可圖而供應不足的現狀。一些低價藥占收入比重較大的龍頭藥企,如華潤雙鶴、千金藥業、中新藥業等,有望從中受益。24日,發改委、工信部等四部門在甲巰咪唑等低價藥生產供應保障情況通報會上透露,去年,在全國范圍內持續斷貨的治療甲亢常用藥甲巰咪唑已被列入第一批定點生產的試點品種。同時,工信部還計劃遴選若干綜合實力強、基藥小品種比較集中的企業,支持其引入其他企業的生產文號,建設小品種集中生產基地,提高生產集中度,保障一批小品種藥的穩定供應。同時,將進一步完善國家醫藥儲備功能,在現有應急儲備基礎上,建立中央和地方兩級常態短缺藥品儲備。
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備受市場期待的廉價藥品生產和供應模式革新獲得了新突破。未來,我國部分廉價藥品將采取政府統一定價、定點生產的模式,以確保同時滿足臨床供應和企業利益。由此,目前的唯低價中標的藥品招標模式得到“糾偏”,該模式曾一度使得醫藥行業整體業績增速明顯回落。
在低價競標的模式下,藥企利潤受到嚴重擠壓,紛紛選擇停產低毛利品種。這其中,廉價普藥受傷最深,甲硫咪唑等一批常用廉價藥物一度出現斷貨的窘境,臨床供應難以保證。其實,針對一些廉價藥供應不足的問題,近期已有江蘇、廣東、山東等省出臺了扶持性政策,但尚缺乏國家層面的統一定價、定點生產政策規范或操作模式。此次進行的“定點”生產試點,是在全國層面系統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嘗試。
此外,發改委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鼓勵低價藥品生產供應的政策措施。而食品藥品監管總局也將積極支持小品種藥的集中生產,為該類產品文號轉移的審評審批提供便利。
記者了解到,國家從2006年就開始布局低價藥定點生產,但至今尚未有統一的政策得以落實。業內人士認為,定點生產相當于切蛋糕,而由政府直接操刀,無疑會保障一批龍頭企業的市場份額,尤其對華潤雙鶴、千金藥業、中新藥業等普藥龍頭來說,皆有望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