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支持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是在還歷史舊賬
來源:中國政府網
發布時間:2014.08.04
瀏覽:41302 次
東北地區是我國最早實行計劃經濟的區域,存在許多體制性、結構性的深層次矛盾,在邁向市場經濟進程中遇到許多特殊困難。振興東北要依靠國家支持,但最終還要靠改革激發東北的內生動力。7月31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工作會議上重點強調。 李克
“東北地區是我國最早實行計劃經濟的區域,存在許多體制性、結構性的深層次矛盾,在邁向市場經濟進程中遇到許多特殊困難。振興東北要依靠國家支持,但最終還要靠改革激發東北的內生動力。”7月31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工作會議上重點強調。李克強指出,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在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中至關重要。他說:“新中國工業體系建設之初,東北支援全國,付出了巨大代價。尤其是東北的工人階級,當年‘先生產、后生活’,作出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會上,他以遼寧從“一五計劃”到改革開放前對全國的特殊貢獻數據說明東北地區的歷史作用。“這是工人階級勒緊褲腰帶對國家的貢獻。而我們對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支持,幫助他們克服一些特殊困難,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在還‘歷史舊賬’。”
總理回憶起自己主政遼寧期間考察棚戶區時看到的情景:酷寒的冬天里,老礦工們居住的房子,有的是木板中間塞黃土筑成的“干打壘”,有的甚至是解放前蓋的簡易“勞工房”。
“這種欠賬不解決,還讓城市一邊高樓林立,一邊棚戶連片,實在對不起這些老工人,也對不起他們的后代。”李克強動情地說,“我們要負責任、講良心。”
在“動情”的同時,李克強轉而強調,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最終要靠改革激發東北的“內生動力”,向改革要紅利。
“我最近看到一份材料,東北某地級市一個重點民生工程項目,8個月時間蓋了133個公章,原定開工日期早過去了,還有12個公章沒蓋完。”李克強說,“這足以說明,一些政府部門束縛企業的條條框框有多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