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82號)、《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指南 污染影響類》(公告2018年 第9號)等相關規定,。東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北制藥”,股票代碼:000597),是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簡稱“方大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公司前身為東北制藥總廠,始建于1946年,曾援建全國19省市52家醫藥企業,向外輸送干部1300多人,被譽為我國民族制藥工業的搖籃。">

精品厕所偷拍各类美女tp嘘嘘|国产小视频孩交|苍井aaa级久久久无码精品,最黄片黄片aa片,2021午夜福利网站入口,亚洲人无码天堂影院

主頁 > 文化與責任 > 環境信息
環境信息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東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異地改造建設項目維生素C智能化綠色國際工廠建設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

來源:未知        發布時間:2019.09.06        瀏覽:12579 次
現東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異地改造建設項目維生素C智能化綠色國際工廠建設工程已具備驗收條件,企業根據《國務院關于修改<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82號)、《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指南 污染影響類》(公告2018年 第9號)等相關規定,

1驗收項目概況

(1)項目名稱
東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異地改造建設項目維生素C智能化綠色國際工廠建設工程(以下稱“本項目”)。
(2)建設性質
異地搬遷改建。
(3)建設地點
本項目位于沈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沈西六東路。東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料藥生產區C200、C300、D200、D300 四個完整地塊。
(4)項目建設及環保手續履行情況
東藥集團委托環評單位編制了《異地改造建設項目維生素C智能化綠色國際工廠建設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2017年5月12日沈陽市環境保護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通過《關于對<異地改造建設項目維生素C智能化綠色國際工廠建設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沈環保經開審字[2017]0021)對本項目進行了批復。
(5)驗收工作情況
現東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異地改造建設項目維生素C智能化綠色國際工廠建設工程已具備驗收條件,企業根據《國務院關于修改<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82號)、《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指南  污染影響類》(公告2018年 第9號)等相關規定,于2019年7月委托沈陽中天星藝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對本項目組織開展項目竣工環境監測驗收。接到委托后,沈陽中天星藝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立即選派相關技術人員進行了多次現場踏勘,并收集了有關文件和技術資料,核實了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情況、環保措施的落實情況等,于2019年8月16日確定了竣工監測內容,編制了驗收監測方案,并于2019年8月21日、22日對企業進行了現場驗收監測,并根據驗收監測結果和現場核實情況編寫了本驗收監測報告。

2驗收監測依據

2.1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18年12月29日修正);
(3)《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修訂);
(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5)《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修正);
(6)《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16年11年7日修正);
(7)《遼寧省環境保護廳關于加強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工作的通知》(遼環發[2018]9號,2018年2月5日);

2.2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

(1)《國務院關于修改《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 第682號,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2)《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國環規環評[2017]4號,2017年11月22日);
(3)《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指南 污染影響類》(生態環境部公告 2018 第9號,2018年5月15日)。

2.3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及其審批部門審批決定

(1)《異地改造建設項目維生素C智能化綠色國際工廠建設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2017年5月);
(2)沈陽市環境保護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  沈環保經開審字[2017]0021《關于對<異地改造建設項目維生素C智能化綠色國際工廠建設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2017年5月12日)。

3 項目建設情況

3.1 地理位置及平面布置

本項目位于沈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沈西六東路,東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料藥生產區內,占用C200、C300、D200、D300四個完整地塊。廠址東側緊鄰細河九北街,南側為空地,西面為鐵路,北面緊鄰沈西六東路。

3.2建設內容

本項目建設內容包括VC生產車間、物料中心、公輔中心以及罐區。
 

3.3主要原輔材料及燃料

3.4水源及水平衡

3.4.1給水

 給水水源為沈陽水務發展有限公司提供的市政自來水,廠區設有三套供水管網系統,一是消防供水管網;二是生產、生活供水管網(由市政自來水管網直接接入);三是循環水管網,三套供水管網均由水泵房出水主管直接供水。本工程各建筑用水直接從各自管網接出。
本項目因水使用量大,生產、生活水和循環水均自建公用工程中心,有1700立方米生活水池和12臺冷卻塔制備循環冷卻水,消防水系統納入全廠區系統。
(1)冷卻循環水
冷卻循環水由本項目新建的公輔中心集中供應,供應溫度為 30℃,回水溫度低于 35℃。
用途:反應罐夾套冷卻、干燥、分餾等的換熱器冷卻水。
(2)低溫水(7℃)
低溫水由本工程各車間供應,供應溫度為 7℃,回水溫度 12℃。
用途:空調系統夏季的冷源。
(3)乙二醇冷凍水系統(-15℃)
由本工程新建的公輔中心供應。
用途:反應罐夾套冷卻、換熱器冷卻水。
(4)冷水系統(15℃)
由本工程各車間供應,供應溫度為 15℃,回水溫度 20℃。
用途:夏季工藝設備降溫。
(5)生活用水
項目用生活水由為開發區供水公司的自來水管網供給。
(6) 脫鹽水
由本項目新建公輔中心經一級反滲透處理,作為生產工藝投料用。
(7)消防用水
依托全廠消防系統。廠區在C200區塊設1座2000m3地下砼水池,作為項目消防儲水池,消防水泵設3臺。

3.4.2排水

本項目排水實行雨污分流制。
(1)污水系統
項目排水管網采用分流制,污水包括低濃廢水、高濃廢水、酸堿水等,經各自管道排至廠區綜合污水處理站(依托一期),處理后排入沈陽市西部污水處理廠。
(2)雨水系統
廠初期雨水(15min)及發生火災時產生的消防廢水均經雨水系統統一在廠區的雨水收集池內收集,經檢測合格后方可排入市政雨水系統,不合格的水由泵提升至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廠區周圍雨水管網較為建全,設有2條直徑為2m的雨水管道,可以滿足東藥集團全廠雨水排放要求。雨水收集池和事故池均處于廠區西北角的環保區塊內,容積分別為10752m3和13000m3
本項目年用新鮮水水量267.4萬t/a,每天平均新鮮水用量為8102.9t/d,循環水量為32.5萬t/d,總排放量為300.6萬t/a(9109.5t/d),其中循環冷卻排污水、純水制備排水與蒸汽凝水、生活污水等構成低濃度廢水,每天的排放量為4597.5t。發酵廢水、離心濾液、二級濃縮凝水、甲醇回收殘液、提取連續交換廢酸堿水、轉化樹脂交換廢酸堿水等,為高濃度廢水,每天的排放量為4512.0t。項目廢水均排入東藥全廠污水處理站(一期)處理。

3.4.3其他公用工程

(1)供電
供電電源由沈陽供電公司提供。本項目10kV電源分別引自廠區66kV變電站兩段10kV母線。本項目新建一座開閉站,通過保護開關分別輻射至裝置各建筑變配電室,在裝置變配電室內降壓至380V,再分別為裝置內各用電設備提供電源。
(2)供熱
本項目生產用汽為工業蒸汽,由國電沈陽熱電有限公司沈西熱電廠提供,東藥鍋爐房作為備用汽源。車間內將自行安裝蒸汽減壓和分配系統,然后輸送至各個使用點。具體用途包括:反應加熱,空調暖通系統的加熱。
全廠采暖熱源由廠區E200區域建設的一套蒸汽凝水回收換熱系統供給。各車間和建筑就近從廠區熱水井接管入戶,沿地下進入各個供暖地點。
(3)供氣
儀表壓縮空氣由本項目新建的公輔中心集中供應,作為儀表氣源,壓力為0.8MPa。工藝壓縮由本項目各生產廠房配套建設。
(4)儲運
本項目成品儲存依托東北制藥廠區內已建設的成品倉庫。各種原輔料包括山梨醇等主要依托新建的位于 D300 地塊南側的倉儲設施來解決,除此之外,考慮到危險物料甲醇、鹽酸就近靠近使用點---轉化車間、精制車間的原則,在項目用地的東南角安排儲罐區和甲醇回收區。

3.5生產工藝

涉密不予公示。

3.6項目變動情況

本項目基本按照環評報告表及其批復要求進行建設,經現場檢查,項目實際建設情況與環評階段變化情況如下:
1.本項目環評階段設計將古龍酸母液加工生產為古龍酸鈉作為副產品,現階段將古龍酸母液作為危廢處理,危廢合同見附件。
2本項目精制工序包含投加活性炭進行脫色、震蕩過篩等工藝過程,過程中會產生少量顆粒物,環評階段計劃產生的廢氣無組織排放,實際建設過程中建設單位將兩處產生粉塵的工序各添加一套脈沖式濾筒除塵器,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含粉塵廢氣進行處理,處理后的廢氣經25米高排氣筒有組織排放。此變動屬于增加環保措施,對環境有利,不屬于重大變更。
3.提取工序、轉化工序設有鹽酸罐,揮發產生的少量氯化氫。環評階段計劃無組織排放,實際建設過程中企業設置噴淋塔對揮發的氯化氫進行回收、處理,處理后的廢氣有組織排放。此變動屬于增加環保措施,對環境有利,不屬于重大變更。
4.精制工序離心過濾、干燥尾氣中含有少量甲醇廢氣。環評階段計劃廢氣收集后經水噴淋處理后有組織排放,由于甲醇產生量很小,實際建設過程中改為在生產過程中冷卻后經30米高排氣筒有組織排放。企業計劃未來將收集的含有甲醇的廢氣收集到廠區自建鍋爐焚燒。
5.本項目發酵過程產生少量的臭氣和二氧化碳,原計劃由發酵罐導氣管收集進入12套旋風分離器排出。實際建設過程中由發酵罐導氣管收集后進入廢氣處理裝置進行噴淋處理,處理后的廢氣經30米高排氣筒有組織排放。此變動屬于增加環保措施,對環境有利,不屬于重大變更。
《關于印發環評管理中部分行業建設項目重大變動清單的通知》,本項目中的變動不屬于重大變動。

4環境保護設施

4.1污染物治理/處置措施

4.1.1廢水

本項目排放的廢水主要包括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兩大類,項目產生的污水依托全廠原有的污水處理站(一期)進行處理,。廠區污水處理站一期工程處理規模2.0×104m3 /d,已驗收部分處理能力1.0×104m3 /d,處理廠區原有廢水。剩余處理能力為1.0×104m3 /d的污水處理工程新建,正在進行環保驗收程序,本項目污水處理依托此部分,本項目廢水產生量為300.6萬t/a(9109.5t/d),在一期剩余部分污水處理能力內,可以進行依托。
建設項目產生的生產廢水主要包括發酵廢水、離心濾液、二級濃縮凝水、甲醇回收殘液、提取連續交換廢酸堿水、轉化樹脂交換廢酸堿水、設備冷卻水等。項目實施分類收集排放的方式將生產廢水送入污水處理站(一期)進行處理。高濃廢水經貯罐收集后通過架空敷設管道排入污水處理站(一期)綜合污水處理單元,廢酸水通過架空敷設管道排入污水處理站(一期)酸水處理單元。
本項目生活污水經生活污水排放系統排入污水處理站(一期)綜合污水處理單元。項目廢水經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后排入沈陽市西部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

4.1.2廢氣

本項目產生的廢氣主要為發酵產生的廢氣,提取、轉化和精制工序產生的廢氣,處理樹脂柱產生廢氣,投料過程產生的廢氣。
(1)發酵產生廢氣治理措施
本項目發酵過程產生少量的臭氣和二氧化碳,由發酵罐導氣管收集后進入廢氣處理裝置進行噴淋處理,發酵工序共設置四套廢氣處理裝置,廢氣經水噴淋+次氯酸鈉噴淋后經四根30米高排氣筒有組織排放。
(2)提取、轉化和精制工序產生甲醇處理措施
本項目提取工序離心過濾、二次母液濃縮尾氣;轉化工序酯化反應排風、蒸發損失、轉化蒸發損失尾氣中含有甲醇,含有甲醇的廢氣經收集后分別由水噴淋系統處理,處理后的廢氣分別經一根30米高排氣筒排放。精制工序離心過濾、干燥尾氣中含有少量甲醇,在生產過程中冷卻回收后經過一根30米高排氣筒有組織排放,本項目共三根甲醇排氣筒。
(3)處理樹脂柱產生氯化氫處理措施
本項目提取工序、轉化工序需要利用樹脂柱進行離子交換,使用后的樹脂柱需要用鹽酸進行再生處理,使用鹽酸過程中會有少量的氯化氫氣體揮發。氯化氫氣體收集,噴淋處理后由25米高排氣筒有組織排放。
若氯化氫濃度較高,噴淋系統采用一級水噴淋、二級堿噴淋的處理方式,一級噴淋液回收,二級噴淋液作為生產廢水處理;若氯化氫濃度較低,一級、二級噴淋均采用水噴淋,噴淋液作為生產廢水處理。
(4)投料過程產生的顆粒物處理措施
本項目精制工序包含投加活性炭進行脫色、震蕩過篩等工藝過程,過程中會產生少量顆粒物,廢氣收集后經布袋除塵器處理,處理后的廢氣分別經25米高排氣筒有組織排放。
(5)無組織廢氣
本項目在生產工藝過程中采用了密閉生產系統,無組織排放的廢氣主要來源于原料泵密封處及原料儲罐呼吸閥(甲醇采用氮封、鹽酸儲罐采用水封)等排放的少量廢氣。少量甲醛無組織排放。企業計劃未來將該部分廢氣收集至廠區鍋爐焚燒處理。

4.1.3噪聲

本項目噪聲主要來源于循環水機泵、冷卻塔、壓縮空氣系統等。為避免噪聲對廠界及周圍環境的影響,本項目新增設備采取基礎減振降噪措施,減震座,避振喉等。并且設備設置于車間內,合理布局。

4.1.4固廢

建設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包括廢炭、廢樹脂、廢膜、廢包裝物及生活垃圾等。
本項目危險廢物產生量3609.41t/a。危險廢物暫存于危廢庫,古龍酸母液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理,其它依托東藥焚燒爐焚燒處置。
廢包裝袋外售;廢包裝桶廠家回收。
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統一清運處理。

4.2其他環境保護設施

4.2.1防滲措施

為了防止廠區周圍地下水受到污染,根據生產裝置、輔助設施及公用工程可能泄漏特殊的性質,將廠區劃分為重點污染防治區、一般污染防治區。罐區、甲醇回收區域為重點防滲區,各生產車間、物流中心等為一般防滲區。其中:一般污染防治區防滲層的防滲性能不低于1.5m厚滲透系數為1.0×10-7cm/s的粘土層的防滲性能,重點污染防治區防滲層的防滲性能不低于6.0m厚滲透系數為1.0×10-10cm/s的粘土層的防滲性能。

4.2.2衛生防護距離

本項目車間衛生防護距離為50m,衛生防護距離內無居民。

4.2.3環境風險防治措施

企業針對全廠(包含本項目)編寫了《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于2017年11月16日在沈陽市環境保護局化工園環保辦公室進行了備案(備案登記表見附件),應急備案編號為210117-2017-023-H。

廠區建有13000m3事故池,本項目依托該事故池。為避免風險事故,尤其是避免風險事故發生后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建設單位落實了對環境風險的防范措施:

(1)制定相應的工作制度

① 值班制度:對于晝夜值班的人員,明確其職責和任務。

② 檢查制度:結合日常生產檢查,定期檢查應急救援工作組的工作狀況,并對其進行評估。

③ 例會制度:定期召開指揮部成員和救援隊負責人的會議,匯報上階段的生產情況和救援組工作情況,總結上階段的成果和吸取教訓,找出不足并及時整改,同時安排下一階段的工作。

2)培訓和演練

① 培訓:定期對公司人員進行培訓,根據接受培訓人員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培訓側重點,確定相應的培訓內容。

A、操作人員:主要培訓內容包括:a、如何鑒別異常情況,以及報警的能力和意識;b、對待不同的事故如何處理;c、事故突發后如何互相救助;d、崗位救援器材的使用。

B、應急救援隊:主要培訓的內容包括a、各種器材的應用;b、不同事故的相互救援知識;c、與上下級的聯絡方式。

② 公司組織人員定期進行突發事故的應急救援演習,提高他們的應變水準和處理事故的反應能力。

4.2.4排污口規范化

本項目排污口已規范化。

4.3 環保投資情況

本項目環評階段計劃總投資159559.44 萬元,環保投資1373萬元,實際建設過程中總投資1855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3083萬元。 

5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主要結論與建議及審批部門意見

5.1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主要結論與建議

6驗收執行標準

6.1廢水執行標準

本項目廢水排放口中污水中污染物排放執行《遼寧省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21/1627-2008)中表2標準,其中pH值排放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2二級標準。

6.2廢氣執行標準

本項目有組織廢氣排放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表2 新污染源二級標準;無組織排放排放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臭氣濃度排放執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

6.3噪聲執行標準

項目廠界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12348-2008)中3類標準。

6.4固廢執行標準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及其修改單
《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及其修改單
《危險廢物鑒別標準》(GB5085.1~5085.7-2007)及其修改單

7驗收監測內容

7.1驗收監測方案

8質量保證及質量控制

8.1監測分析方法

8.2監測儀器

8.3人員能力

驗收監測人員均通過培訓考核并取得上崗證書,具備相對應的檢測能力與資質。

8.4水質監測分析過程中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

水樣的采集、運輸、保存、實驗室分析和數據計算的全過程均按《環境水質監測質量保證手冊》(第四版)的要求進行。實驗室分析過程使用標準物質、采用空白試驗、平行樣測定等,并對質控數據分析。本次驗收監測對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氨氮進行質控樣品分析考核。
 

8.5氣體監測分析過程中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

為了確保監測數據具有代表性、可靠性、準確性,在本次驗收監測中對監測全過程包括布點、采樣、實驗室分析、數據處理等各環節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具體要求如下:
(1)廢氣采集合理布設監測點位,保證各監測點位布設的科學性和可比性。
(2)盡量避免被測排放物中共存污染物對分析的交叉干擾。
(3)被測排放物的濃度在儀器量程的有效范圍(即30%~70%之間)。 

8.6噪聲監測分析過程中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

噪聲測量前、后均使用聲校準器對噪聲分析儀進行校準,保證監測前、后噪聲儀靈敏度相差不大于0.5dB。

9驗收監測結果

9.1氣象條件

9.2驗收監測期間生產工況

驗收監測期間,本項目各項設施穩定運行,符合驗收監測對生產負荷的要求。

9.3環境保護設施調試效果

9.3.1污染物達標排放監測結果

9.3.1.1廢水監測結果與評價分析

驗收監測期間,本項目廢水總排口中污水中污染物排放濃度符合《遼寧省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21/1627-2008)中表2標準,其中pH值排放符合《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2二級標準。

9.3.1.2 廢氣監測結果

驗收監測期間,本項目有組織臭氣濃度排放符合《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標準。
驗收監測期間,本項目有組織廢氣排放符合《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表2 新污染源二級標準。
廠界無組織廢氣排放濃度符合《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中排放限值,臭氣濃度排放符合《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

9.3.1.3 噪聲監測結果

驗收監測期間,項目廠界四周噪聲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12348-2008)中3類標準。

9.4污染物排放總量核算

根據國家、遼寧省污染物總量控制規劃要求和本項目排污情況,本項目環評對本項目廢水、廢氣總量進行了確認。根據驗收監測結果,本項目排水量300.6萬t/a,污染物排放濃度分別按照化學需氧量70mg/L,氨氮22.7mg/L計,廢水最終經城鎮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排放,經過城鎮污水處理廠處理后,化學需氧量50mg/L,氨氮5mg/L。

10驗收監測結論

10.1環保設施調試結果

(1)本項目基本按照環評報告表及其批復要求進行建設,經現場檢查,項目實際建設情況與環評階段變化情況如下:
①本項目產生的污水原計劃污水依托全廠污水處理站二期工程進行處理。廠區污水處理站一期工程處理規模2.0×104m3 /d,已驗收部分處理能力1.0×104m3 /d,處理廠區原有廢水。剩余處理能力為1.0×104m3 /d的污水處理工程新建,正在進行環保驗收程序,本項目污水處理依托此部分,本項目污水產生量為9109.5t/d,在一期剩余部分污水處理能力內,可以進行依托,且經過檢測,經過處理后的污水排放濃度符合標準,此變動不屬于重大變更。
②本項目精制工序包含投加活性炭進行脫色、震蕩過篩等工藝過程,過程中會產生少量顆粒物,環評階段計劃產生的廢氣無組織排放,實際建設過程中建設單位將兩處產生粉塵的工序各添加一套脈沖式濾筒除塵器,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含粉塵廢氣進行處理,處理后的廢氣經25米高排氣筒有組織排放。此變動屬于增加環保措施,對環境有利,不屬于重大變更。
③提取工序、轉化工序設有鹽酸罐,揮發產生的少量氯化氫。環評階段計劃無組織排放,實際建設過程中企業設置噴淋塔對揮發的氯化氫進行回收、處理,處理后的廢氣有組織排放。此變動屬于增加環保措施,對環境有利,不屬于重大變更。
④精制工序離心過濾、干燥尾氣中含有少量甲醇廢氣。環評階段計劃廢氣收集后經水噴淋處理后有組織排放,由于甲醇產生量很小,實際建設過程中未安裝水噴淋系統,改為在生產過程中冷卻回收后經30米高排氣筒有組織排放,經檢測,廢氣能夠達標排放。不屬于重大變更。
⑤本項目發酵過程產生少量的臭氣和二氧化碳,原計劃由發酵罐導氣管收集進入12套旋風分離器排出。實際建設過程中由發酵罐導氣管收集后進入廢氣處理裝置進行噴淋處理,處理后的廢氣經30米高排氣筒有組織排放。此變動屬于增加環保措施,對環境有利,不屬于重大變更。
根據《關于印發環評管理中部分行業建設項目重大變動清單的通知》,本項目中的變動不屬于重大變動。
(2)對于沈陽市環境保護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  沈環保經開審字[2017]0021號《關于對<異地改造建設項目維生素C智能化綠色國際工廠建設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建設單位進行了落實。
(3)廢水排放達標情況
驗收監測期間,本項目廢水排放口中污水中污染物排放濃度符合《遼寧省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21/1627-2008)中表2標準,其中pH值排放符合《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2二級標準。
(4)廢氣達標情況
驗收監測期間,本項目有組織廢氣排放符合《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表2 新污染源二級標準;
無組織排放排放符合《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
臭氣濃度排放符合《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
(5)噪聲達標情況
驗收監測期間,項目廠界噪聲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12348-2008)中3類標準。
(6)污染物總量排放達標情況
本項目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氨氮以及廢氣中甲醇排放總量符合本項目環評批復中規定的污染物排放總量。
綜上所述,本項目在設計、施工和試運行期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污染防治,環境影響報告書和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批復文件要求的污染控制措施已得到了落實,工程符合建設項目環境保護驗收條件,通過本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11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竣工驗收登記表


網站首頁 | 了解我們 | 新聞資訊 | 產品中心 | 投資者關系 | 人力資源
主辦單位:東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遼ICP備14003923號-1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編號:(遼)-非經營性-2018-0024
技術支持:逐日科技    遼公網安備 21010602000330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