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第25屆全國醫藥經濟信息發布會參會紀要
來源:生物谷
發布時間:2013.11.15
瀏覽:11207 次
1、2014年醫藥行業的預測仍未走出慢周期:醫藥工業將繼續增長,但持續放緩醫藥工業格局將發生調整,終端零售業占比將上升藥價繼續趨降;新一輪企業并購來臨,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各地財政吃緊,對醫藥衛生投入放緩,制約醫改各項政策推進;醫藥基金缺口加大,各地政府和企業,
1、2014年醫藥行業的預測—“仍未走出慢周期”:醫藥工業將繼續增長,但持續放緩醫藥工業格局將發生調整,終端零售業占比將上升藥價繼續趨降;新一輪企業并購來臨,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各地財政吃緊,對醫藥衛生投入放緩,制約“醫改”各項政策推進;醫藥基金缺口加大,各地政府和企業,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成本壓力大。同時老齡化日益嚴重,人均用藥水平上升,藥品價格不斷降低,由醫藥企業來承擔。2014年是基藥招標大年,但重價不重質依然是主流!2、桑國衛院士:GPCR(G蛋白偶聯受體靶向藥物關鍵技術)主要用于免疫退行性藥物研發;毒性生物標志物與人源化動物模型關鍵技術研究。其中海正藥業、恒瑞醫藥和京新藥業三家企業較為領先。
3、GMP認證:截止2013年10月23日,有806家次醫藥企業申報新版GMP認證,其中已經現場檢查774家,占申請企業的94.8%。預計11月和12月每個月將有150家企業申請,已經達到中心檢查的極限值。目前明顯感覺認證人員不足,如果都是拖到最后兩個月,則無法滿足認證需求。但是即便如此,藥監總局的態度是“標準不降、時間不延長!”,根據已經通過驗證的各行業企業供給統計數據,可以基本滿足市場需求,所以即使急撒車,并不會影響市場需求。
4、醫藥產業轉型路徑:通過并購來實現規模效應:制藥百強的集中度將從2012年的44.9%提高到2015年的50%。開拓制劑出口:國內領先制劑企業已有34家通過歐美認證,例如:恒瑞有10個左右產品等待FDA審評,人福醫藥出口基地建成15億粒軟膠囊生產線,主攻美國市場在專科用藥領域尋找到利基市場:開拓創新藥業務,專注特色領域,例如兒科用藥的規模在2015年將達到600億元。但目前專業本土兒童用藥廠家僅10余家。布局生物仿制藥,實現差異化競爭:CFDA已啟動生物仿制藥指南制定工作,未來中國抗腫瘤單抗市場將從目前的20億元迅速擴容超過410億元。